表征

目录

表征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表征(representation)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表征有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具体形象的,也可以是语词的或要领的。
表征(representation)是知识在个体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按知识的种类及其提取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至少有四种类型的心理表征:认知地图、心像、图式和心理语言。
表征是指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能把某些实体或某类信息表达清楚的形式化系统以及说明该系统如何行使其职能的若干规则。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表征是指可以指代某种东西的符号或信号,即某一事物缺席时,它代表该事物。

表征类型编辑本段回目录

认知地图:一种对综合环境经验的心理表征,主要包括顺序、方向、多巨离乃至时间关系等信息。
表象:当我们在想象某个人或某个东西时,我们的心中似心中乎就会出现相关的形象。心理学把这种出现于我们心中的形象叫做心像,并且认为它是人类心理表征的一个部分。
图式:人类对各种世界知识的一般性的抽象和概括并且作为认知单元存贮在心理。
心理语言:可以分为形式表征和语义表征。语言的形式表征是以知觉为基础的表征,包括语言的视觉和听觉(正字法、语音和手势等)方面;语义则是形式所代表的认知内容,主要包括概念和命题。

表征特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认知科学的心理表征是用于解释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有机体环境信息的载体。认知系统存在着某种承载信息的中介状态。所谓中介状态就是系统的内部状态,系统提供的信息被系统自身利用以实现自身的目标。但是并非所有的系统状态都是信息状态,有些是目标状态。中介状态是表征的上位概念,是表征的主要思想,它为解释表征的具体特征提供了基本理论框架。
一般认为,认知系统通过反馈环控制环境的任何实体一定有内部状态,这种内部状态将环境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进行比较。期望状态也称为目标状态或者目标。内部状态也称为信息状态,这种信息状态又称为中介状态。长期以来,目标状态一直被认为是认知系统的重要成分,而且系统实现目标不能脱离内部状态。所谓“系统”是指利用信息满足目标的任何实体,因此系统必须具有反馈环以便确定自己的目标是否满足了。系统的目标可以是内隐的,它没有明确地表征在系统的某个地方。任何系统都具有信息并且利用信息。中介状态的信息涉及某种事物,涉及在时空方面从系统中消除的实体,它的外部环境受系统信息的影响。中介状态具有下面四个必要而充分的条件:(1)内部状态存在着某种实体,它包括不断变化的目标状态;(2)系统有不断变化的外部状态;(3)在环境状态与系统内部状态之间存在着信息联系,一是从环境进入系统,二是从系统中出来进入环境;(4)系统具有内部过程,这种过程影响其他事物的内部状态及其变化,并且受其他事物的内部状态及其变化的影响。这些过程让系统满足并且依赖于系统的目标。[2] 
持久性
心理表征具有持久性。认知模型在系统的内部状态中是动态的、时时刻刻变化的。
差异性
认知模型认为表征的成分都是一些不同的成分,不同的状态强调这些不同成分的差异性。认知的心理表征的观点认为,不同的成分就是不同的实体,它们从特征罗列的表征到语义网络,再到结构的表征与图式是变化着的。
成分结构
认知加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概念结合。这种从原始单元形成较复杂的概念的能力是语言的特殊情况,它通过并列衔接表征物体的形态单元(主要是名词)与表征这些物体之间关系的其他单元(主要是动词)来描述许多动作,这样可以自由而容易地结合许多概念,因此符号表征具有的成分结构即角色中项(role argument)可以促进概念的结合。
抽象性
抽象的思维与认知加工密切相关,因为在一定水平上存在着抽象的中介状态。环境信息本身不进入人的大脑影响行为,感觉的信息数据都是由物理刺激通过神经传递到达感觉器官的结果,因此描述抽象水平的中介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规则控制
认知加工模型提出了一些规则。例如,皮亚杰的阶段理论基本思想认为,发展的目标状态就是形式运算的能力。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认为,语法规则将深层结构转换到表层结构。人工智能理论认为,应用算子可以解决问题。所谓应用算子就是,呈现前提条件,以引起结果来改变中介状态,然后控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效应器。人工智能推理系统的规则一般都是推理图式或者产生式,也可以是统计的程序,这是专家推理行为的主要成分。人工智能的问题就是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冲突,问题解决者具有一系列可以应用的规则或者算子以减少这种冲突,因此问题解决就是通过问题空间的搜索将规则用于当前状态以便产生问题空间。

表征理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表征存在着很大的争论,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Allan Paivio(1969,1971)的双重代码假说认为,人们具有言语和表象两个平行的认知编码系统,言语系统加工离散的语言信息,表象系统则对具体的客体或事件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转换和提取。按照Paivio的观点,心理意象是针对我们在环境中所观察到的诸如树、河流等物理刺激的类比(analogue)编码(一种维持了被表征物的主要知觉特征的知识表征)。[3] 
另一种相对应的学说是单一的命题表征假说,它认为无论是抽象的住处还是形象的信息都是由命题组成的概念系统存贮的,人们之所以具有表象,那是命题或概念的激活所致。
此外,还有多种编码说。斯诺格拉斯提出的多水平模型认为,在不同的认知阶段有不同的表征,即知觉阶段对物理特征的表征,工作记忆阶段对言语表象和视觉表象的表征,以及长时记忆阶段的命题表征或语义表征。

0 收藏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问题空间 下一篇“蒙特梭利教育法”系列全集(1)

词条信息

sunny001
sunny00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 浏览次数: 3188 次
  • 编辑次数: 1次 历史版本
  • 更新时间: 2018-03-03

相关词条